“這么難嗎”?愛爾眼科的股價閃崩,3月份股民戶均浮虧18萬“這么難嗎”?愛爾眼科的股價閃崩,3月份股民戶均浮虧18萬
可能是基于這一邏輯,昔日的“眼茅”——愛爾眼科(26.940, -3.47, -11.41%)在盤中出現了大幅拋售,因為護眼就不再需要去看眼科了。 當然,這只是調侃。 3月15日,愛爾眼科在午盤后就急速跳水,短短十幾分鐘內跌幅就將近11%,幾乎是一分鐘下跌一個百分點。雖然隨后它的股價在盤中有所回升,但半個小時后,更大更強的拋盤“洶涌而至”,最大跌幅深度達17.72%,最終收跌11.41%。 作為眼科醫院類的“核心資產”,在之前的“核心資產永遠漲”的口號下,愛爾眼科的股價由2019年的低點10.84元(前復權價格)一路上漲至2021年2月份的高點71.37元,最大漲幅為558.39%。而在它的股價上漲途中,幾乎沒有停頓過。 雖然在2021年2月份,隨著“茅族”股票瓦解,愛爾眼科的股價有所回調,但是幾個月后,它又重回“巔峰”,創下了歷史最高價72.27元。此后,便開啟了一輪下跌趨勢。 三月份以來,愛爾眼科的股價跌勢加速,僅僅十一個交易日,503億元總市值被蒸發掉落。若以最新披露的股東人數27.08萬戶估算,股民戶均浮虧18.60萬元。 在網上,有散戶投資者感嘆道:“炒股,這么難嗎?以為股價腰斬可以進場撿籌碼了,哪里想到還有膝蓋斬,腳踝斬。。。。。?!?br /> 而最吸引股民眼球的是,伴隨著愛爾眼科的下跌,巨大的成交量很“突?!钡仫@現出來。此次下跌,成交量創出了愛爾眼科上市以來的最大成交量。 不少散戶投資者認為,這根放量陰線表明有主力進場了,因為只有主力才有這么大的承接力度。但是,如果我們設身處地的想一下,可能就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 愛爾眼科在急跌的時候,很多散戶投資者來不及反應就已經下落下來,于是在“已經套牢還能咋樣”的想法下,大多數在場的散戶選擇了“躺平”。 于是,這次的天量成交大概率是主力與場外股民的一次博弈過程。因為,愛爾眼科在市場中有潛在的利空因素。 所以,回歸到股票交易層面上,通常只有主力才會敢于在下跌中主動執行賣出操作,而散戶投資者更傾向于在上漲的途中賣出。 大家可以參考自己的操作來推演,如果你的持倉股出現了上漲,是不是有想賣出的沖動?而當持倉股出現下跌后,更愿意捂住不放? 因為,上漲時賣出是為了規避未來股價下跌的風險,而下跌時捂住則是期望后續的反彈能帶來賬戶的回本。 但是,這恰恰是虧損股民的通病之一:捂住或開倉下跌趨勢的個股。 你可以選擇在無人問津時入場,也可以選擇在人聲鼎沸時入場。因為,無人問津時自然是底部無疑,人聲鼎沸時自然市場也是“熱”到不行。 而選擇在上漲趨勢反轉后的“半山腰”再入場,那么抄底大概率不會成功。要想在股市里博弈成功,“捂住”或入場這個動作只適合在個股的底部以及上升趨勢過程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