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遭美國監管打壓,中概股路在何方?
中概股之所以再度大跌,究其原因在于中概股再遭美國監管的打壓。3月8日,美國證監會(SEC)認定百濟神州、百勝中國、再鼎醫藥、盛美半導體、和黃醫藥5家在美上市公司為有退市風險的“相關發行人”,將5家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這5家公司將于3月29日前向SEC提供證據,以證明自己不具備被摘牌的條件。 美國證監會之所以將監管的矛頭再次指向中概股,將5家中概股列入“預摘牌名單”,這是美國監管部門執行《外國公司問責法》及相關實施細則的一個重要步驟。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如果外國上市公司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锻鈬締栘煼ā芬笤诿郎鲜械耐鈬鞠騍EC提交文件,證明該公司不受外國政府擁有或掌控,并要求這些企業遵守美國上市公司會計師監督委員會(PCAOB)的審計標準。 而《外國公司問責法》明顯就是一部針對中國公司的法律,雖然名義上是對“外國公司”進行問責,但實際上卻是劍指中國公司,比如,《外國公司問責法》甚至要求上市公司披露董事會成員中中國共產黨官員信息,披露發行人的章程中是否包含中國共產黨的任何章程。因此,所謂的《外國公司問責法》,其實就是“問責”中國公司。 也正因如此,《外國公司問責法》實際上就是一部打壓中國公司的法律,它所出臺的背景正是特朗普時期,美國政府瘋狂打壓中國公司的時候。該問責法的出臺其實是美國資本市場的恥辱,它意味著美國股市不再是一個自由的市場,而是一個政治化的市場。美國股市因此烙上了政治化的烙印。 如此一來,《外國公司問責法》就成了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一道緊箍咒。嚴格執行這一法案,中概股都將難逃被摘牌退市的命運。雖然3月8日被美國證監會列入“預摘牌名單”的只有5家中概股,但這5家公司只是近期已經披露2021年年報的5家企業。這5家公司之所以被列入“預摘牌名單”,主要原因就是使用未經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審查的審計機構。這些公司所使用的審訂機構,是中方監管部門審查的審計機構。這個問題,是中概股普遍存在的問題。這意味著隨著2021年年報的披露,所有的中概股都有可能列入“預摘牌名單”。而根據《外國公司問責法》,這些中概股如果連續三年未能提交美國上市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所要求的報告,SEC有權將其從交易所摘牌。因此,在美上市的中概股所面臨的形勢是嚴峻的。 不僅如此,為了加速中概股的摘牌退市進程,美國參議院在2021年通過了《加速外國公司問責法案》的草案,該草案現還未進入眾議院表決議程中?!都铀偻鈬締栘煼ò浮纷钪饕膬热菔菍彶闀r間從三年縮短到了兩年。這就意味著到2022年年報披露的時候,2021年、2022年連續兩年列入“預摘牌名單”的中概股,就將會被美國證監會摘牌退市。 這些中概股將走向何處去?為此中國證監會作出了回應,一方面是表明立場,堅決反對一些勢力將證券監管政治化的錯誤做法。另一方面強調始終堅持開放合作精神,愿意通過監管合作解決美方監管部門對相關事務所開展檢查和調查問題,這也符合國際通行的做法。中國證監會還表示,近一段時間,中國證監會和財政部持續與美國公眾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CAOB)開展溝通對話,并取得積極進展。 從中國證監會的回應中不難看出,中國證監會為此作出的努力。雖然中國證監會表示,雙方通過共同努力一定能夠盡快作出符合兩國法律規定和監管要求的合作安排,共同保護全球投資者合法權益,促進兩國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但實際上,中概股在美國股市陷入困境,并不是中美雙方監管機構的合作問題所能解決的。它是美國高層打壓中國公司所造成的。只要美國高層打壓中國公司的立場不變,中概股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很難改變。 所以,對于在美上市的中概股來說,必須作好被摘牌退市的準備,同時做好回A股上市或香港上市的準備工作。一旦中概股在美國市場上真的因為政治化監管的原因而被摘牌了,A股市場以及香港股市都是中概股可以作出的選擇。特別是A股市場,為迎接中概股的回歸,近年來在制度上已經進行了完善,只要符合A股上市條件,A股的大門將會向中概股敞開。而即便是不符合A股上市條件的公司,也可以到新三板市場掛牌,爭取早日實行北交所上市,這也是部分中概股回國后的一種可行性選擇。 ![]() |